獲獎結果公示 | 【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防治新冠疫情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12作者:母基金來源:本站點擊:2615
2020【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防治新冠疫情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
獲獎結果公示
3月2日-5日12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本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我國的醫療保健系統局部承壓極大,病毒檢測、病患篩查診斷、藥物與疫苗研發、重癥病人護理康復、醫護人員感染防控等多個領域均接受了嚴峻挑戰。
自疫情防控以來,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以下簡稱“中科院母基金”)充分發揮母基金的放大效應,立足抗擊疫情需求,圍繞當前疫情防控及公共衛生領域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攜手各相關院所成果轉化子基金,共同發起了“防治新冠疫情的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征集活動”。
活動組織
活動圍繞當前疫情防控及公共衛生領域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中科院母基金攜各相關院所成果轉化子基金,共同發起此次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征集活動。
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
聯合承辦:
國發創投、動平衡資本、中科創星、新微資本、吉林中科、中科育成創投、協耀資本、中科開物創投、中科微光
“防治新冠疫情的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征集活動” 自發布以來,得到全國醫務工作者及相關領域機構人員的積極響應。短短一個月時間共收到112個臨床需求,活動組委會圍繞科學性、創新性、安全性及產業化等多維度進行了評審,在經過三輪初選及最終評審后,19個在疫情防控方面有痛點、有需求、有想法、有解決方案的優秀案例進入到最終評選環節,5月11日,由評審專家共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以及優秀獎10名。
評選結果
一等獎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臨床痛點及需求:目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防范體系特別脆弱,基本上處于崩潰的邊緣,如何有效建立公共衛生精準數據監測平臺。
二等獎
序號 | 醫院名稱 | 臨床痛點及需求 |
1 | 北京華泰益康醫學檢驗實驗室 | 現階段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環境要求高,不能實現現場快速篩查,需要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實驗室條件和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級別的個人防護,面對此類疫情急需一款能夠在常規環境下,非專業人員簡單培訓就可以操作的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 |
2 |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 疫情期間環境的高污染性,使人工消殺工作面臨巨大風險,可以通過采用新型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
3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開發適合非技術人員在無特定電子設備的條件下快速簡便地檢測病毒的試劑盒是切實的需求,而如果能夠實現病毒的快速檢測,將極大地促進早期診斷。 |
三等獎
序號 | 醫院名稱 | 臨床痛點及需求 |
1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病人確診和出院確認的最重要指標,然而在臨床應用中遇到多個問題,主要包括檢測漏檢率偏高(60-80%)、操作步驟過于繁瑣導致檢測人員和能力不足、檢測周期過長(24-48h)導致感染人員不能被及時隔離。 |
2 |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受疫情一線使用防護用具的影響,如面罩及護目鏡起水霧,同時受多層手套的約束等,護士對靜脈穿刺時對血管的視覺評估及手觸摸靜脈的敏感度下降,影響穿刺成功率,工作效率低。 |
3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醫學檢驗室 | 第一時間內快速準確的診斷病毒感染,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隔離,防控疫情的輸入,對于防治新冠病毒疫情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
4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醫學檢驗室 | 很多新冠病毒的隱性感染者或者處于潛伏期的感染者,并沒有發燒的癥狀,這部分人群會成為新的傳染源,對所處環境和接觸人員造成感染的風險。所以采取科學的監測,顯著提升環境監測的靈敏性并進行預警,是預防控制密集場所傳染疾病的關鍵。 |
5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 目前沒有已批準可以用于預防新冠病毒的藥物,研制有效預防性藥物是預防新冠的一個重要手段,將與物理防護、疫苗構成預防新冠感染的三層防線。可研制用于預防新冠病毒的干擾素滴鼻液新藥。 |
優秀獎
序號 | 醫院名稱 | 臨床痛點及需求 |
1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擬開發一種可以快速、準確、肉眼可視讀取地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抗原的光子傳感器,該傳感器由二氧化硅納米顆粒自組裝成單層有序晶體結構,生物素功能化的丙烯酯功能單體嵌入二氧化硅有序晶體結構縫隙中,引發聚合得到功能化水凝膠基底的二維光子晶體傳感材料。 |
2 |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 | 1.城市缺乏官方統一的發熱線上咨詢平臺;2.缺乏統一的疫情防護大數據管理平臺,急需建立統一管控平臺。 |
3 | 北京門頭溝區醫院 | 智能氣道管理系統的研發應用:1.多功能微型電動吸痰器;2.可控負壓防損傷吸痰管。 |
4 | 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 | 醫院的自助服務機,每天有數以千計的患者及家屬觸摸使用。普通的觸摸式自助服務機每天會使用含氯消毒劑消毒,但因自助機從早到晚不間斷使用,還是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目前,公司技術團隊已研發出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 |
5 |
太原市 中心醫院 |
疫情期間,普通患者需要進行體格檢查,但對于傳染性極強的NCP肺炎,常規體格檢查會極大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且在醫生穿著厚重隔離衣的前提下也會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
6 | 上海小海龜科技有限公司(企業) |
1.核酸檢測存在大量的假陰性(50%以上); 2.由于靈敏度限制,熒光定量PCR法對復工人群中潛在攜帶者、隱性患者這些體內病毒載量低的人群無法檢出; 3.病毒或可轉為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樣與人共存,經濟、高通量、生物安全性高的檢測方法對病毒的長期防控尤為重要。 |
7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 |
1.高血壓病人服用ACEI是會增加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性還是對于避免肺損傷維持肺組織中RAAS的平衡更有重要意義? 2.ECMO對不進行肺移植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 3.是否存在"狗傳狗、狗傳人”的風險? 4.自身免疫疾病治療中使用糖皮質激素會不會增加新冠病毒? |
8 | 重慶大學,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研發基于高強度脈沖電場和等離子體的高效空氣凈化消毒設備,從而有效滅活呼吸道飛沫、氣溶膠新型冠狀病毒等病原體,有效應對當下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肆虐的嚴峻形勢。 |
9 |
國家納米 科學中心 |
醫院檢驗科每天檢驗新冠肺炎病人樣本,不能滅活的情況下,感染風險高,可通過仿生納米技術,利用多肽納米顆粒通過結合S蛋白將病毒捕獲,使其失去入侵宿主-即感染的可能。作為檢驗科室的病毒安全長效滅活方法。可以推廣至病房;可以推廣至吸入預防,甚至治療。 |
10 |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作為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接觸最多的一線醫護人員,往往是病毒傳染的“頭號目標”。如何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 獲獎案例
獲獎案例將從哪些方面獲益?
一、推動臨床落地
活動將組織聯系各相關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優先幫助優秀方案完成產品開發及成果轉化,推動其早日落地臨床一線。
二、推薦進入“STS計劃項目”評選
對于由中科院相關院所研發及轉化的項目,優先推薦進入“STS計劃項目”評選。(STS重點項目:主要支持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突破”和“重點培育方向”,支持對國民經濟和區域發展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
三、優先獲得投資機會
對于有產業化前景及市場價值的優秀方案,在產品開發及成果轉化過程中,優先獲得中科院母基金及各相關院所成果轉化子基金投資支持。
四、獲獎+榮譽證書
一等獎1名(獎金10000元)
二等獎3名(獎金5000元)
三等獎5名(獎金3000元)
優秀獎10名(獎金1000元)
所有獲獎單位及個人將由活動組委會頒發榮譽證書。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好抗疫“組合拳”
除了以上評選出的獲獎優秀案例,還有部分未獲獎的案例也會出現在防治新冠疫情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英雄榜的結果公示中,并將在中科院科母基金及其各子基金的幫助下,長期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案,助其實現科技產業化的閉環。
疫情防控還需一些時日,但勝利在即。此次“中科院母基金”防治新冠疫情臨床需求及創新方案獲獎結果公示,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在本次疫情研判、防控、診療和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等方面的支撐作用,將會激發更多的防疫創新產品成果轉化,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我們期待這些優秀案例可以在中科院母基金及各相關院所成果轉化子基金的助推下,順利完成產品開發及成果轉化,早日在臨床一線得到應用,推動后疫情時代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各界攜手應對。中科院母基金將繼續激發科技抗疫的無限活力,展現出抗擊疫情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擔當。
- 上一篇:科技抗疫,詮釋責任與擔當
- 下一篇:臨床需求穩步對接,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常態化